把新時代黨的自我革命要求進一步落實到位,權力規范運行要進一步到位是重要方面。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黨員干部要時刻牢記一切權力都是人民賦予的,始終敬畏人民、敬畏組織、敬畏法紀。”黨員干部心存敬畏,才能把紀律規矩刻印在心,行使權力就有了正確的方向和界限。
心存敬畏,是黨員干部安身立命之本、廉潔從政之要。敬是對事物發自內心的尊重與崇敬,畏因敬而生,內心敬服,方能戒懼、自省,從而約束規范言行。對黨員干部來說,敬畏是面對權力、責任、人民時的清醒與自覺,是一種價值追求,也是一種行為約束。周恩來同志指出:“領導者切勿輕視自己的作用和影響,要戒慎恐懼地工作”。谷文昌有“三怕”:一怕黨的事業干不好,二怕黨的形象受損害,三怕身為黨員被老百姓戳脊梁骨。因為敬畏、所以慎重,他們干干凈凈為官、清清白白做人,在人民群眾心中樹起不朽的豐碑。反觀那些因貪腐落馬的干部,無一不是對人民、對組織、對法紀缺乏應有的敬畏之心,以致肆意妄為,自食苦果。“畏則不敢肆而德以成。”缺乏敬畏心,思想防線必然失守,精神堤壩必然坍塌,廉潔底線也必然守不住。保持敬畏心才能夠不忘初心,修養品德,始終保持共產黨人本色。
要敬畏人民。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革命戰爭年代,有西方記者問毛澤東同志:“你們辦事,是誰給的權力?”他回答說:“人民給的。如果不是人民給的,還有誰給呢?”一百多年來,我們黨始終與人民風雨同舟、生死與共,保持血肉聯系。人民的信任和擁護,是黨立于不敗之地的強大根基,也是每一名黨員干部干事創業的強大底氣。有了對人民的敬畏,才有主動了解人民疾苦的自覺、真誠關心人民冷暖的情懷和一輩子為人民服務的信念。敬畏人民,就要堅定人民是真正的英雄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堅持人民至上,多為人民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就要清醒認識到手中權力是人民賦予的,為人民掌好權、用好權,不謀私利、克己奉公;就要一切從群眾中來、一切到群眾中去,自覺拜人民為師,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問效于民。
要敬畏組織。黨的力量來自組織。強化組織觀念,是共產黨人的必修課程,也是每一名黨員的基本政治品質。革命戰爭年代,許多同志把與組織失去聯系視為最大的痛苦,把找到黨組織看作最大的幸福。劉伯承同志曾感慨地說,離開黨,像我們這些人,都不會搞出什么名堂來的。黨員從面對黨旗舉起右手莊嚴宣誓的那一刻起,就光榮地成為黨組織的一員。也是從這一刻起,就應牢記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產黨員,第一職責就是為黨工作,始終跟著組織走。敬畏組織,就要在思想上認同組織,任何時候都與黨同心同德,為黨的事業奮斗終身;在政治上依靠組織,堅定政治方向,錘煉堅強黨性,維護黨的團結統一;在行動上服從組織,恪守組織原則、認真過組織生活、嚴格執行組織決定,將權力的行使嚴格置于組織的領導、管理和監督之下;在感情上信賴組織,常懷感恩之心,始終以組織為重、為組織分憂。
要敬畏法紀。黨的紀律是管黨治黨的“戒尺”,也是黨員約束自身行為的標準和遵循。延安時期,吳玉章同志在一次黨的紀律教育討論會上指出:“眼里沒有黨的紀律肯定要跌跟頭,黨的工作也會受影響,怕黨的紀律才會開展好工作。”紀律法律不是束縛手腳的“捆綁帶”,而是干事創業的“安全帶”,是黨員干部抵御誘惑、防止被“圍獵”的屏障,是更好干事創業的保證。認識到這一點,黨員干部就應當常懷敬畏之心,自覺用法紀、制度和規定來規范、約束自己的思想和行為。敬畏法紀,就要把遵規守紀刻印在心,內化為日用而不覺的言行準則,以黨規黨紀檢視自己的理想信念和思想言行;就要把對法治的尊崇、對法律的敬畏轉化成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做到在法治之下、而不是法治之外、更不是法治之上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就要正確處理好“有畏”與“有為”的辯證關系,在管住身心的同時放開手腳,把該挑的擔子挑起來、該扛的責任扛起來,在遵規守紀中改革創新、干事創業。
心存敬畏天地寬。敬畏心常在,方能把修身、用權、律己與謀事、創業、做人統一起來,真正做到頂天立地、正道直行、永葆本色。(郝思斯)
- 2025-09-15傳播文明之光 執紀執法為民 記全國文明單位、山西省紀委監委機關
- 2025-09-15聚焦“國之大者”做實政治監督 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堅強保障
- 2025-09-15“權力規范運行要進一步到位”② 真正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
- 2025-09-15派駐中管企業紀檢監察組堅持補短板強弱項 提升基層紀檢機構履職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