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積極宣傳廉潔理念、廉潔典型,營造崇廉拒腐的良好風尚。”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是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基礎性工程,對鞏固黨的十八大以來反腐敗斗爭取得的成果、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深刻認識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的重要意義
“文明特別是思想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無論哪一個國家、哪一個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丟掉了思想文化這個靈魂,這個國家、這個民族是立不起來的。”習近平總書記這一重要論斷,對認識文化建設與政黨發展的關系具有深刻啟迪。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為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全面從嚴治黨是新時代黨治國理政的一個鮮明特征。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全面從嚴治黨納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推動管黨治黨從“寬松軟”走向“嚴緊硬”。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我們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剎住了一些長期沒有剎住的歪風,糾治了一些多年未除的頑瘴痼疾”“走過百年奮斗歷程的中國共產黨在革命性鍛造中更加堅強有力,黨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顯著增強”。在充分肯定新時代十年全面從嚴治黨取得歷史性、開創性成就的同時,習近平總書記告誡全黨必須時刻保持解決大黨獨有難題的清醒和堅定,強調持之以恒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深入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是其中具體部署之一。
新時代廉潔文化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關于黨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的內容。新時代黨的建設總體布局是,全面推進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把制度建設貫穿其中,深入推進反腐敗斗爭。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對于打好反腐敗斗爭攻堅戰、持久戰、總體戰至關重要。
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是涵養風清氣正政治生態的有效路徑。我們黨內政治生活、政治生態、政治文化是相輔相成的,政治文化是政治生活的靈魂,對政治生態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新時代廉潔文化是黨內政治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的黨內政治文化,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基礎、以革命文化為源頭、以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為主體、充分體現中國共產黨黨性的文化。”這一重要論斷概括了黨內政治文化建設思想養料的構成,為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提供了思想指南、確立了行動綱領。
準確理解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的基本內涵
廉潔自律是共產黨人為官從政的底線。早在中央蘇區時期,我們黨就提出廉潔從政的要求。取得革命勝利后,中國共產黨人遵循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宗旨,涌現了大批清正廉潔的領導干部,樹立了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廉潔形象。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自覺傳承廉潔從政要求,一以貫之推進黨風廉政建設。
新時代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直面“四大考驗”“四種危險”,把全面從嚴治黨作為新時代黨的建設的鮮明主題,推動廉潔文化建設進入新階段。
黨的十九大提出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對“深入推進反腐敗斗爭”作出部署,對黨的干部提出“堅持事業為上、公道正派”“忠誠干凈擔當”的要求,以重點強化政治紀律和組織紀律帶動各項紀律全面從嚴,“保證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保證黨內政治生態“海晏河清、朗朗乾坤”。
黨的二十大提出做深做實干部政治素質考察要“突出把好政治關、廉潔關”,要求堅持黨性黨風黨紀一起抓,“從思想上固本培元,提高黨性覺悟,增強拒腐防變能力,涵養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氣”。
隨著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步步深化和黨內法規制度體系不斷完善,建設廉潔文化的若干具體要求被寫入制度、固化下來。十八屆中央政治局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一系列規章制度的出臺,推動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實起來、強起來。
2022年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的意見》指出,全面從嚴治黨,既要靠治標,猛藥去疴,重典治亂;也要靠治本,正心修身,涵養文化,守住為政之本。必須站在勇于自我革命、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高度,把加強廉潔文化建設作為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基礎性工程抓緊抓實抓好,為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提供重要支撐。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督促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保持高尚品格和廉潔操守,在全社會培育清正廉潔的價值理念。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廉潔從政、廉潔用權、廉潔修身、廉潔治家、廉潔奉公等重要論述豐富和拓展了共產黨人廉潔文化的內涵,賦予其強烈的時代氣息,為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提供了根本遵循。
新時代十多年,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出一系列部署,提出明確要求,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從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筑牢思想道德防線,增強拒腐防變能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本’在人心,內心凈化、志向高遠便力量無窮。”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必須立足中國共產黨人的“心學”修煉,把保持廉潔的要求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增強廉潔從政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行動自覺。
充分把握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的實踐要求
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是一項長期而復雜的系統工程,必須統籌謀劃,為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厚植廉潔土壤、營造良好氛圍。
與保持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相聯系。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源于黨的性質、宗旨和奮斗目標,是在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偉大實踐中千錘百煉而形成的。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不能忘記為什么出發。”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是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現實需要,也是確保黨永遠不變質不變色不變味的內在要求;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是永葆清正廉潔政治本色、建設更加堅強有力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必然要求。
與共產黨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相聯系。為什么有些人對不正之風樂此不疲,從主觀上說,主要原因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問題沒有解決好。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首先要解決好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這個“總開關”問題。要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把廉潔文化建設融入黨的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大局,通過提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中的廉潔因子,通過培樹可學可鑒的廉潔典型,激勵黨員干部見賢思齊。
與反對腐敗相聯系。腐敗是危害黨的生命力和戰斗力的最大毒瘤,反對腐敗、建設廉潔政治,是我們黨一貫堅持的鮮明政治立場,是黨自我革命必須長期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務。新時代廉潔文化是與腐敗對立的價值觀念,反對和鏟除腐敗,就必須大力弘揚廉潔文化,使廉榮貪恥的價值觀念蔚然成風,不斷鏟除腐敗滋生的土壤和條件。黨員干部要常撣心靈灰塵,常清思想垃圾,常掏靈魂旮旯,把以權謀私、貪污腐敗看成是極大的恥辱。只有讓思想和靈魂時時保持锃亮,才能及時明辨是非美丑,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道德防線。
與樹立正確權力觀相聯系。對長期執政的中國共產黨來說,加強自身建設必須解決好為誰執政、為誰用權、為誰謀利的根本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牢記清廉是福、貪欲是禍的道理,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任何時候都要穩得住心神、管得住行為、守得住清白。”加強廉潔文化建設,必須敬畏權力、管好權力、慎用權力,讓人民監督權力,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與發揚黨的優良作風相聯系。作風問題本質上是黨性問題。作風反映的是形象和素質,體現的是黨性,起決定作用的也是黨性。在改進作風問題上,一方面要向制度建設要長效,另一方面要向廉潔文化建設要力量,在返璞歸真、固本培元上下功夫,達到習近平總書記所要求的“每個領導干部都應該把潔身自好作為第一關,練就過硬的作風”。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闡釋中華民族稟賦、中華民族特點、中華民族精神,以德服人、以文化人是其中很重要的一個方面。”文化潤物無聲,卻有滴水穿石的力量。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以習近平文化思想指導中國實踐,在全黨厚植廉潔奉公文化基礎,培育為政清廉、秉公用權的文化土壤,引導廣大黨員、干部淬煉公而忘私、甘于奉獻的高尚品格,涵養克己奉公、清廉自守的精神境界,樹立和弘揚忠誠老實、光明坦蕩、公道正派、實事求是、艱苦奮斗等正確價值取向,全黨上下定能清風拂面、正氣充盈。
(齊衛平 作者系華東師范大學教授、華東師范大學紀檢監察研究院研究員)
- 2025-09-15傳播文明之光 執紀執法為民 記全國文明單位、山西省紀委監委機關
- 2025-09-15聚焦“國之大者”做實政治監督 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堅強保障
- 2025-09-15“權力規范運行要進一步到位”② 真正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
- 2025-09-15派駐中管企業紀檢監察組堅持補短板強弱項 提升基層紀檢機構履職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