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村集體的資金咋花的,我們都不太清楚,現在村里月月公開村務,每一筆都明明白白。”近日,隴南徽縣高橋鎮村民李大哥說道。李大哥口中的變化,源于對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突出問題的強力整治。
今年以來,徽縣紀委監委把深化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突出問題整治作為夯實鄉村振興根基、促進鄉村治理的有效抓手,聚焦村級資金管理混亂、資產資源底數不清、工程項目監管乏力等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多維發力,靶向監督,糾治了一系列突出問題,提升了常態長效整治水平。
“徽縣嘉陵鎮周咀村黨支部原書記舒某某將收取的村集體機動地補助資金1萬余元未納入村委會集體賬戶統一管理,坐支于村務開支,受到黨內警告處分。”縣紀委監委通過案件查辦強震懾,深化“片區協作”和對村巡察,對全縣15個鄉鎮全覆蓋監督檢查,移交虛列套取、資金侵占、失管漏管等問題線索18件。截至目前,“三資”領域共查處問題15件19人。
為充分發揮近距離監督優勢,提升基層治理能力,縣紀委監委督促鄉鎮紀委加強對村務監督委員會、村民理財小組人員村集體“三資”管理業務培訓,全面加固基層監督體系,有效遏制村集體“三資”坐收坐支、侵占挪用等行為。
“以前村里的資產資源底數不清,現在規范運用覆蓋縣、鄉兩級的農村集體‘三資’監管平臺,實現了資產資源實時查詢、實時分析、實時監管。”縣農業農村局負責人介紹,截至目前,全縣共監管農村集體資金、資產11.4億元、資源405萬畝。
針對農村集體財務管理、經濟合同、集體債務等方面存在的問題,縣紀委監委督促各鄉鎮對213個村的集體“三資”全面清查,通過查閱賬目、實地核查、走訪群眾等方式,精準發現并督促整改各類問題20條,化解村級債務58.83萬元。
同時,盤活村集體“三資”,激活村級造血功能。聚焦為民辦實事,該縣紀檢監察機關督促盤活栗川鎮閑置門面房和永寧鎮河灘地,指導幫扶高橋鎮李坪村股份經濟合作社規模化發展蔬菜種植103畝,收入15萬元,為本村80余名勞動力提供增收崗位,實現人均增收3200余元。
縣紀委監委堅持“查改治”一體推進,督促縣農業農村局健全制度體系,印發《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制度》,制定符合村情的財務管理制度和資產經營管理制度,明確資產登記、合同管理、債務管控等規范,切實從源頭堵塞漏洞,實現常態長效治理。(供稿 張麗娟 編輯 張莉)
- 2025-09-10臨夏市:多管齊下 提升信訪舉報工作質效
- 2025-09-10渭源:織密筑牢基層“監督網”
- 2025-09-09民樂:履責清單助推派駐監督提質增效
- 2025-09-08鎮原:點題監督 辦好群眾“心上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