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古道今】
《淮南子•人間訓(xùn)》有一則故事:“近塞上之人有善術(shù)者,馬無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居數(shù)月,其馬將胡駿馬而歸。人皆賀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為禍乎?’家富良馬,其子好騎,墮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壯者引弦而戰(zhàn)。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獨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意思是,在靠近邊塞的地方,住著一個擅長推測吉兇的老人,他們家的馬無緣無故跑到了胡人住的地方。人們都前來慰問他,那老人卻說:“這怎么就不是一種福氣呢?”過了幾個月,那匹馬帶著胡人的良馬回來了。人們又來祝賀他,那老人卻說:“這怎么就不是一種災(zāi)禍呢?”他們家里很富裕,有很多好馬,他的兒子喜歡騎馬,結(jié)果從馬上掉下來大腿摔骨折了。人們都來慰問他,那老人又說:“這怎么就不是一種福氣呢?”過了一年,胡人大舉入侵邊境一帶,壯年男子都拿起弓箭去作戰(zhàn)。靠近邊境一帶的人,十個有九個都死了。唯獨這個人因為腿瘸而免于征戰(zhàn),父子得以保全性命。
故事通過一系列戲劇化的情節(jié),揭示了禍與福循環(huán)往復(fù),互相轉(zhuǎn)化,既對立又統(tǒng)一的關(guān)系。所以,故事講完以后,還有一句精彩的議論:“故福之為禍,禍之為福,化不可極,深不可測也。”好事可以變成壞事,壞事可以變成好事,其變化之多是不能窮盡的,其深奧之理是不可測度的。后人遂以“塞翁失馬”為典,比喻壞事在一定條件下可變?yōu)楹檬隆j懹卧姟堕L安道》:“士師分鹿真是夢,塞翁失馬猶為福。”
但對于整個故事而言,這樣理解是不完整的,壞事在一定條件下可變?yōu)楹檬拢檬略谝欢l件下可變?yōu)閴氖拢瑝氖略谝欢l件下又可再變?yōu)楹檬拢@樣變下去,就是老子所謂“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這提醒我們,好事來了,不能洋洋得意,忘乎所以;壞事來了,也不能垂頭喪氣,一蹶不振。諸事不利時,要有樂觀心態(tài);順風(fēng)順水時,要有憂患意識。
(尚之)
【草木清芬】


名稱:山麻稈
分布:隴南、天水
簡介:山麻稈,落葉灌木。是一種生長迅速的觀葉、觀花又賞果的美麗樹種。花期3-5月,果期6-7月。莖皮纖維可作造紙原料,葉可作飼料。
(植物資料由西北師范大學(xué)白增福、陳學(xué)林提供)
- 2025-05-07蘋果和梨的啟示
- 2025-05-07囫圇吞棗 | 看似據(jù)為己有了,實則走了個過場而已
- 2025-05-06車胤囊螢 | 讀書,仍然要有下苦功夫的自覺性
- 2025-04-30苔花如米小 也學(xué)牡丹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