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留學生在“風起大漢”體驗
中國甘肅網5月7日訊 據蘭州晚報報道 黃河悠悠,駝鈴陣陣,絲路繁華一眼千年;漢服風韻,衣袂飄飄,文化中國浸潤心田。近日,由市政府外事辦、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部門、蘭州黃河國際傳播中心聯合西北師范大學舉辦的“蘭州好city,我在這里看中國”活動,邀請來自西北師范大學的10名外籍留學生走進位于七里河區的“風起大漢”沉浸式演藝街區,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隴原文化、絲路文化體驗活動,感受跨越2000年的古今之旅。
外籍留學生變身“漢潮人”
“風起大漢”是全國首個以漢文化、隴原文化、絲路文化為主題的大型室內沉浸式演藝街區,圍繞漢文化IP精心打造金城關、隴春山、河煌海市、千佛窟、黃河渡五大核心區域,以及《安得萬疆》《無問西東》《樂府極樂宴》《駝鈴踏歌行》《黃河渡》五大特色演藝集群,通過場景還原、互動體驗和演繹表演,1.5萬平方米的沉浸式演藝街區讓人“一秒入漢”,沉浸式感受跨越2000年的古今之旅。
留學生們一進入主題街區,就被眼前精致華美、漢風濃郁的建筑風格深深吸引。在第一站甲仗庫,留學生們體驗了一把漢服變裝,古韻十足的華服一上身,個個化身時尚“漢潮人”。
體驗完開城儀式,拿到了屬于自己的“通關文牒”后,留學生們一邊集章打卡,一邊漫步于市井街巷,用手機記錄下每一個精彩瞬間。精美絕倫的漢風建筑,極具感染力的舞樂演出,讓大家身臨其境般感受到大漢的恢宏氣象與開放包容,也直觀地感受到了絲路文化、隴原文化的歷史風貌與文化魅力。大家巧遇來自唐朝的大詩人“岑參”,現場進行詩詞互動,“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來自蘇丹的留學生尹皓現場吟誦一首《將進酒》,引得滿堂喝彩。投壺、古箏等傳統中國文化讓大家躍躍欲試,現場秒變“文化交流直播間”。
本次參觀還恰逢甘肅省文旅廳主辦的甘肅非遺展演走進“風起大漢”街區舞臺,蘭州太平鼓和甘南藏族舞蹈等精彩絕倫的非遺代表性項目表演,為留學生和現場觀眾呈現了一場充滿匠心韻味的非遺盛宴。
留學生們這樣說
這次跨越2000多年的古今穿越之旅,讓外籍留學生們對博大精深的大漢文化、絲路文化有了更直觀深入的體驗與理解。外籍留學生們意猶未盡,表達了對中國文化,對“風起大漢”主題街區的喜愛。
“我特別喜歡今天的體驗活動,漢服特別好看,我還學著彈了古箏,感覺太棒了。”來自俄羅斯的夏娃金發碧眼,挽起發髻,一襲碧綠的衣裙再加上眉間的花鈿,這些漢風元素在她身上融合得恰到好處,別具異域風情。
穿著明制服飾的尹皓換裝完畢就開始和同學們拿著手機拍照打卡,停不下來。“今天有機會穿著漢服體驗中國文化,感覺更加入鄉隨俗,也讓我對中國文化更感興趣了。”尹皓日常就喜歡用手機記錄自己對中國文化的熱愛,他個人的海外賬號目前擁有12萬粉絲。每當他在社交平臺上發出在蘭州的學習生活經歷,就會收獲大量的粉絲點贊,更多海外友人通過他的視頻看見了一個不一樣的中國。
來到中國兩年多的時間,尹皓深深感受到中國人民的熱情和中國文化的燦爛。今年,尹皓的弟弟尹亮也來到了蘭州,兩人打卡地標中山橋,品嘗地道蘭州牛肉面,一起開啟了在蘭州的留學之旅,在這座城市留下了屬于他們的獨特記憶。
憶往昔漢家風韻,看今朝多彩蘭州?,F代的蘭州在“一帶一路”的宏大版圖中,正綻放著獨有的光芒,續寫輝煌新篇。據悉,蘭州現有來自68個國家的1400余名留學生,這些青年群體既是中華文化的感知者,更是中國故事的傳播者。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溫紀超 何佳琪 文/圖
- 2025-05-06讓馬家窯文化在創新中“舞”起來
- 2025-05-06萬人星空演唱會唱響敦煌鳴沙山月牙泉
- 2025-04-27“絲路霓裳·金城華章”金城之夜漢服展演活動舉行
- 2025-04-2150余位專家齊聚金城為《河西走廊通史》編纂成果把脈獻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