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甘肅網4月27日訊(西北角·中國甘肅網記者 宋芳科 )4月26日,由甘肅省醫學會行為醫學分會舉辦的“行為決定健康系列講座”首場講座在蘭州新區開講,閻立新、劉建斌、潘衛民等行為醫學專家學者作科普講座。接下來活動還將邀請全省知名行為醫學專家在全省召開巡講,向公眾普及行為醫學知識對健康的重要意義。
2024年12月31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了一項重要決策,確定2025-2027年為“兒科和精神衛生服務年”,對精神衛生提出加強服務體系建設和服務能力建設的要求。將通過3年努力達到心理健康科普宣傳常態化開展,社會公眾對常見心理問題和精神障礙的認知和自我調適能力提高,社會歧視和病恥感減輕,主動就醫意識進一步增強。
2025年,甘肅省衛健委確定衛健系統為民服務15項實事,其中一項為甘肅省每個市州至少有一家醫院提供心理門診、睡眠門診服務;建立全省統一的12356心理援助熱線,開展省市級心理健康知識講座100場次以上,提高群眾心理健康素養。
為落實國家衛生健康委“兒科和精神衛生服務年”行動,甘肅衛健委為民服務辦實事部署,甘肅省醫學會行為醫學分會開展的“行為決定健康系列講座”,向公眾普及行為醫學,共筑心理衛生健康防線。

據介紹,本次行為醫學進基層科普講座在蘭州新區啟動后,將在甘肅省十四個地州市全面展開。甘肅省醫學會行為醫學分會精心組織了一批資深的行為醫學專家,將圍繞行為與健康的主題,為公眾帶來一系列深入淺出、精彩紛呈的講座。內容涵蓋健康生活方式的養成、心理調適與壓力管理、常見疾病的行為干預等多個方面。
主辦方希望通過這些講座,能夠讓更多的人了解行為醫學,認識到行為對健康的重要影響,從而激發大家主動改變不良行為,追求健康生活的熱情。
同時,主辦方也希望借此機會,搭建一個交流與合作的平臺,促進行為醫學在基層的推廣與應用,提升基層醫療衛生工作者的行為醫學知識和技能水平,為基層群眾提供更加優質、全面的健康服務。

專家表示,行為醫學作為一門新興的交叉學科,融合了行為科學、心理學、社會學和醫學等多學科知識,致力于研究人類行為與健康、疾病之間的關系。它的誕生,為人們理解和解決健康問題提供了全新的視角和方法。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行為因素在健康中的作用日益凸顯。不良的生活方式、心理壓力、社會適應不良等行為問題,已成為威脅人們健康的重要因素。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約70%-80%的慢性疾病與行為因素密切相關。因此,普及行為醫學知識,引導人們養成健康的行為習慣,對于預防和控制疾病、提高全民健康素質具有重要意義。
- 2025-04-28蘭州市首家國有資產線上運營平臺上線
- 2025-04-28甘肅免疫規劃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多項傳染病發病率降至歷史最低水平
- 2025-04-28蘭州首批360名家政員持證上崗
- 2025-04-28甘肅啟動12種慢性疾病排查起底工作 推動慢病防治關口前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