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直聘、就業咨詢……”王新民是蘭州財經大學的一名研究生,他向記者介紹了今年校招現場提供的就業服務。相較本科畢業時的校招,王新民認為此次校招最大的變化是公司更看重對口工作經驗,對學歷要求也有所提高。
1222萬人,這是今年全國高校畢業生數量,較2024年增長43萬人,再創歷史新高。面對復雜的就業形勢,今年以來,蘭州市通過大力實施大學生留蘭倍增計劃、開展專場招聘會等行動,滿足用人單位招才引智需求,實現人才精準對接,促進畢業生更充分、更高質量就業。在政策支持與市場需求的雙重作用下,在蘭高校畢業生的求職路更寬、就業選擇更多元。
學歷要求變了:有競爭 也有“出路”
臨近畢業,甘肅農業大學的應屆畢業生鄭雅心近期在線上已經投了多份簡歷。“收到一些小公司的offer,但規模較大一些的企業都沒有回音。”鄭雅心說,班里的大部分同學還是選擇了考研,理由一致:以后更好找工作。
“研究生及以上學歷”“研究生免筆試,直接面試”……在校招中,用人單位越來越看重求職者的學歷。“我們的部分崗位對求職者有比較高的學歷要求。比如在專業性和理論性要求比較高的崗位上,我們偏向招一些學歷高的人,因為他們的思維能力、專業能力更適配崗位需求。”參加甘肅農業職業技術學院2025屆畢業生春季校園雙選會的一位企業招聘專員對記者說。
在現場,學歷并不是唯一的“敲門磚”。記者與多名招聘專員溝通后得知,如制造業、建筑業等,比起學歷,公司更看重人員對職業技能的掌握。甘肅亞盛農業研究院有限公司人事部工作人員錢圓介紹,如今公司招人更注重畢業生的實踐能力,需要具備相關經驗,不會刻意要求重點院校畢業生。
為了幫助高校畢業生更好就業,蘭州市多措并舉,聚焦畢業生職業技能培訓需求,實施“青年學子賦能筑夢”專項行動,采取“定向式”和“校企合作”等模式,強化職業技能培訓的實效性和針對性。同時,聚焦畢業生創業培訓需求,在全省率先開展應用型創業培訓課程試點。還根據畢業生就業導向培訓需求,創新補貼機制,實施梯度式、差異化補貼措施。
崗位需求變了:有選擇 也求“新”
數字化轉型運營師,AI管理獲客經理,AI人工智能設計師……鄭雅心發現,今年的招聘會上,崗位需求在“上新”。“如今互聯網行業發展迅速,這方面的崗位需求也越來越多。我也在考慮跨行業就業,嘗試一下新興職業。”鄭雅心說。
前不久,鄭雅心來到“黃河之濱也很美”蘭州市第三屆(2025年春季)大型人才交流系列活動現場。在這里,336家優質企業提供了先進制造業、新能源、現代農業、現代服務業、數字經濟等行業的10057個崗位。“我早上八點就過來了,逛了兩個多小時,認真閱讀展位上的招聘信息,詳細了解自己感興趣的崗位內容。”鄭雅心說。
今年以來,蘭州市緊緊圍繞促進高校畢業生市場化就業主渠道作用,建立市場化崗位征集運行機制,采取“現場招聘+線上招聘+直播帶崗”的形式,推動線上線下供需信息征集和匹配。
為了讓高校畢業生就業選擇更多元,蘭州市建立了政校就業服務合作機制,在駐蘭高校建成25個“大學生就業創業服務驛站”,常態化開展政策宣講、職業指導、崗位推介等工作,將就業創業服務提前向校園延伸。
就業環境變了:有政策 也有“補貼”
校招在改變,如何幫助高校畢業生就好業?接下來,蘭州市還可以從哪些方面“使勁”?
“高校畢業生就業是我們工作中的頭等大事。我們將繼續精心謀劃、創新舉措、靶向發力,幫助高校畢業生實現更充分就業。”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事實上,蘭州市一直在想方設法幫助高校畢業生順利就業。今年以來,蘭州市大力實施大學生留蘭倍增計劃,全面升級大學生留蘭住房、公積金、貸款、創業等政策支持力度。梳理發布蘭州市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政策“十九條”,采取“直補快辦”等業務經辦模式,打包兌現社會保險補貼、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等優惠政策。穩定機關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招錄(聘)規模,積極爭取支持未就業普通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就業指標,全力支持經營主體穩崗擴崗,不斷拓寬高校畢業生多渠道就業。
為進一步幫助高校畢業生了解就業市場,轉變就業觀念,明確職業規劃,提升就業競爭力,蘭州市還舉辦了“志存高遠 理想起航”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宣講會等活動。據介紹,接下來,蘭州市將繼續發揮職業指導促就業的積極作用,在大學生就業創業服務驛站,持續開展“故鄉情”職業指導講座、“好就業”職業指導活動,幫助高校畢業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提升求職技巧,更好地求職奮進、逐夢未來。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陳夢圓 見習記者 巨思琦 文/圖
- 2025-04-21視頻|捕捉甘肅“野生”漢字,讓萬物說話
- 2025-04-21書香滿雄關 閱讀潤心田——第四屆“書香雄關”讀書節側記
- 2025-04-21甘肅省“書香隴原”全民閱讀周系列活動啟動
- 2025-04-14“千古巨制——《四庫全書》展”走進蘭州市學府致遠學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