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古道今】
《韓非子·難一》載:“楚人有鬻盾與矛者,譽之曰:‘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無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應也。夫不可陷之盾與無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這個故事是說,有一個楚國人,既賣盾又賣矛。他夸耀自己的盾說:“我的盾堅固無比,沒有什么東西能夠穿透它。”又夸耀自己的矛說:“我的矛鋒利極了,任何堅固的東西都能穿得透。”有人就問:“如果用您的矛刺您的盾,結果會怎樣呢?”那人張口結舌,一句話也回答不上來。什么都不能刺穿的盾與什么都能刺穿的矛,不可能同時存在于這個世界上。
矛,是進攻性武器;盾,是防御性武器。如果矛什么東西都能刺穿,盾就毫無價值了;如果盾什么東西都刺不穿它,矛就毫無價值了。所以,如果一個人既賣矛,又賣盾,自夸起來就存在非常大的風險。不得不說,韓非子設計的這個寓言,真是太絕妙了。
“自相矛盾”的本義是,不管是自己的矛刺穿了自己的盾,還是自己的盾無法被自己的矛刺穿,都會陷入不能自圓其說的難堪境地。后人則以“自相矛盾”為典,比喻一個人前面說的和后面說的、前面做的和后面做的相互抵觸,或者自己所說與所做、自己所為與所述互相沖突。也指同一機關、同一機構中各個部門、各個成員之間說法不統一,行為不一致。宋人王觀國《學林·言行》:“圣賢言行,要當顧踐,毋使自相矛盾。”
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其言與行必然自相矛盾;要別人看淡名利,自己追名逐利卻不遺余力,顯然就是自相矛盾。嘴上說要求真務實,但弄虛作假花樣百出,明擺著就是自相矛盾嘛!會上反腐敗,會后搞腐敗,不是自相矛盾是什么?一件事情,政出多門,難免會自相矛盾;一個團體,各自為陣,自相矛盾就不可避免。笑人者,也可能為人所笑。“自相矛盾”的故事已經“發生”兩千多年了,“自相矛盾”的人和事不是還在涌現嗎?
(尚之)
【草木清芬】


名稱:黃花紅砂
分布:白銀、酒泉、嘉峪關
簡介:黃花紅砂,小灌木。花期7-8月,果期9月。極耐旱、耐鹽堿,為荒漠固沙先鋒植物,也適用于干旱區景觀綠化。
(植物資料由西北師范大學白增福、陳學林提供)
- 2025-07-10華而不實 | 不結果實的“花”,叫做“謊花”
- 2025-07-09羊裘垂釣 | 先生之風,山高水長
- 2025-07-08祁奚之薦 | 在選人用人問題上,最能看清一個人是否心底坦蕩
- 2025-07-08《八項規定:鐵規礪新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