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讓平安成為百姓生活亮麗底色
——法治公安建設的七里河實踐
新甘肅·甘肅法治報記者張瑞軍
黃河之濱,百合之鄉,社會和諧穩定,群眾安居樂業。近年來,蘭州市公安局七里河分局以法治為綱,科技為翼,治理為基,不斷健全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有力有效打擊違法犯罪,持續優化社會治安環境,繪就了一幅執法規范化與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的生動畫卷,讓平安成為百姓生活的亮麗底色,有效提升了群眾的幸福成色,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法治公安建設之路。
科技之翼為法治插上“數智翅膀”
“銀灘黃河大橋南側一名群眾落水,報警群眾無法提供具體位置。”近日,蘭州市公安局七里河分局警航作戰單元接到指令,操控員快速啟動就近機場無人機,僅用時1分30秒到達指令地點上空,隨后利用無人機鏡頭變焦、熱成像技術第一時間發現落水群眾,指引地面警力迅速展開救援,成功將落水群眾營救上岸。
落水者在黃河激流中掙扎、輕生者懸于高樓邊緣、嫌疑人隱匿于復雜地形……傳統的警務模式常常面臨“人不能及、路不能達、信息不明”的困境。
為了破解這一難題,七里河分局建立“警航作戰單元”,為突破執法瓶頸提供了“低空答案”。目前,這支由13名國家認證飛手組成的“低空警務團隊”集自主作戰、輔助一線、指揮調度、服務保障于一體,化身“警航隊伍”的“全科醫生”,大大提升了警務實戰效能。
自“空地一體”聯動作戰體系成立以來,3622架次29388分鐘安全飛行、近萬公里實戰里程、200余條關鍵信息推送;利用遠程飛控技術成功勸離黃河淺灘安全隱患50余起23人。
融合之治繡出基層治理新圖景
“我們平時在小區走訪,發現可疑情況就通過平臺上報,沒想到這次幫了大忙。”網格員老李感慨道。近期,蘭州市公安局七里河分局小西湖派出所通過網格員提供的線索,成功打掉了一個盜竊團伙。
七里河公安創新構建“三級網格”體系,織密治理經緯。大網格統籌,所長擔任街道黨工委副書記,實現街道黨工委與派出所協同發力;中網格覆蓋,依托9個基層社區,將劃分的10個警務區網格打造成“1書記+1民警+2輔警+2社工+N基層力量”作戰單元,精細管理“人、事、物、場所”;小網格扎根,75個細分網格遍布社區,設立78個“西湖藍盾工作站”,680名“西湖藍盾”義警24小時值守巡邏、矛盾上報、反詐宣傳,真正實現“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網”。
針對基層治理中存在的網格多、亂、雜等問題,七里河分局將公安網格與綜治網格進行整合,利用“民情地圖+小蘭善治”系統平臺,搭建“民警+”專屬電臺頻段,全力打造統管共治的“全科網格”。
同時,依托10個社區警務室陣地化運行,“百合(和)調解室”實現矛盾三級聯調,2024年排查化解矛盾糾紛640余起,化解率達100%;借助“民情地圖·小蘭善治”平臺,打通街道與派出所的基礎數據壁壘,8萬余人口、6千余家單位、4萬余房屋信息共采共享,民生訴求2小時集約化響應。
制度筑基筑牢法治公安生命線
無論是警鷹翱翔,還是網格深耕,都離不開堅實的執法規范化根基。
聚焦法治公安建設目標,七里河分局進一步規范辦案、審核、流轉工作流程,優化執法監督警力配置,強力推進執法規范化建設,將“專精、標準、負責、系統、閉環”融入法治血脈,確保執法質量穩步提升。
不僅如此,七里河分局還構建了“服務前置、監督并行”執法服務“立體化”監督體系,依托警綜平臺全程動態監督,建立“巡查、考評、通報、預警、問責”鏈條式閉環監督,制定規范性制度和文件20余個,發布日常執法指引80余期。
同時,全新啟用的執法辦案管理中心集辦案、管理、監督、服務于一體,實現“全流程服務、全閉環運行”,讓民警實現“一站式”辦案。以全警實戰大練兵為抓手,“送法上門”精準滴灌,“旁聽庭審”強化實戰,2024年組織法制培訓13次、送教40余次,通過“菜單化”培訓,持續鍛造執法精兵。
- 2025-07-11筑牢“反詐墻”守護“錢袋子”——寧縣公安城關派出所開展反詐宣傳“五進”活動
- 2025-07-11發案損失“兩下降”守護群眾“錢袋子”——天水公安嚴加防范嚴厲打擊電詐違法犯罪
- 2025-07-11主動創穩筑牢安全屏障——積石山公安著力提高綜合治理水平
- 2025-07-11安全“不放假”守護“不打烊”——定西公安筑牢青少年暑期安全防護網






